行業動態 | 河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所屬分類:
發布時間: 2024-10-24
河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千萬工程”的重要指示和視察河北重要講話精神,先后開展了農村面貌改造提升、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鄉村建設等系列行動。以“環、帶、片”為布局重點,以和美鄉村重點片區為載體,以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鄉村治理、鄉風文明等提升工程為主要內容,布局建設了22個和美鄉村重點片區,圍繞省市縣三級和美鄉村重點片區打造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提升,和美鄉村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
圖片來源于石家莊發布官方
堅持五級書記抓和美鄉村建設,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職能部門各負其責,形成上下貫通、齊抓共管的推進體系。
領導小組統籌推進。省級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的和美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鄉村規劃管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6個工作專班,明確牽頭領導和牽頭部門,實行專班推進。
多渠道籌措資金。和美鄉村建設實行縣級投入為主、省級以獎代補,通過“競爭性遴選+差異化獎補”方式,每年對和美鄉村重點片區、重點村、和美鄉村建設成效明顯的縣給予獎勵。強化資源整合,引導各級各類政策資源、項目試點向和美鄉村布局傾斜。引導金融機構結合鄉村建設和產業需求開發金融產品支持鄉村產業項目。省、市、縣每年安排資金支持和美鄉村建設,既保障建設任務落實到位,又不盲目舉債搞建設。同時,鼓勵支持各地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和工商資本參與建設和管護,大力發動農民群眾籌資籌勞,共建美好家園。
在認真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基礎上,突出強調外在塑形與內在鑄魂兩手抓。
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的“第一仗”。全面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將垃圾雜物清理、街道清掃、上門收集等交由鄉村管理,支持鄉村兩級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采取差額獎補、流動紅旗、網格員分包、積分兌換等方式推進村莊生活垃圾收集。抓好農村廁所改造、生活污水治理試點。2023年確定5個改廁試點縣,對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進行試驗,著力解決廁所糞污與生活污水治理不協同、戶廁設施不保溫等問題。2024年突出環境敏感區域,選擇5個試點縣,研究探索農村黑灰水一體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的新技術、新模式。通過試點示范,遴選一批成本適中、群眾接受、效果好、可持續的技術模式,在全省推廣應用。
實施一批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補短板工程。針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足、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高的問題,通過持續攻堅,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024年,聚焦農村公路、飲水工程、電網線路、危房改造、網絡通信、災后重建、防災減災等基礎設施以及農村文化、教育、醫療、衛生、養老、物流等公共服務建設重點,配套了一批重點項目和保障舉措,加快補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的短板弱項。在實施過程中,注重發揮農民主體地位,對入戶道路、入院管道、美麗庭院、農房修繕等權屬邊界清晰的戶屬設施項目,由農民自主開展建設;對村內道路、公共照明、村容村貌改造等技術要求簡單的村級小型公益設施項目,按要求簡化招標程序,由村集體組織有能力、有意愿的農民開展建設。
推動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和美鄉村必須加快培育壯大鄉村產業,提高宜居宜業的“含金量”。做好“土特產”文章。實施奶業、中央廚房、蔬菜、中藥材、精品肉類等5個千億級產業工程,持續推進“河北凈菜”進京,建設一批環京周邊蔬菜生產基地、蔬菜直采直供中心。實現產業價值提升。統籌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工,推動生產、加工、儲藏、運輸等全產業鏈升級。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林下經濟等家庭經營項目,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拓展產業發展業態。積極發展農村電商、文化創意、研學科普、鄉村旅游、休閑康養等各類新產業、新業態,打造環都市一日休閑觀光圈、兩日深度體驗圈、三日旅游度假圈。
圖片來源于石家莊發布官方
抓好鄉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設。堅持軟硬結合、塑形鑄魂,統籌推進農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農村由“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邁進。在推進鄉村治理方面,堅持以活動創建、制度創新為重要抓手,加強統籌協調、示范引領。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模范選樹引領等文明實踐活動,培樹崇德向善、勤儉節約、文明健康之風,涵養文明鄉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結合河北地形地貌多樣、村莊發展水平不一的實際,確定了“抓兩頭、帶中間,統籌成片、梯次推進”的思路,因地制宜建設和美鄉村。
以三類村為參考梯次推進建設。根據農村發展階段、經濟基礎等,將全省農村分為干凈整潔村、美麗宜居村及和美共富村。干凈整潔村,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落實長效管護機制為重點,實現環境干凈整潔有序,要求所有村莊都要達標;美麗宜居村,以在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鄉村治理、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補短板為重點,進一步提升宜居宜業水平;和美共富村,以在全省和美鄉村建設中實現全面或單項領先領跑為重點,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每個層次村莊建設各有側重,引導村莊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分類分批、因地制宜推進建設。
以重點片區為載體率先建成樣板。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重點片區”作為長期穩定的載體和抓手,突出環京津、雄安新區、大中城市、高速高鐵沿線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等重點區域,省市縣三級每年布局建設一批和美鄉村重點片區,集中梳理片區發展需求,統籌整合各類政策資源,引導各級各類資金、項目、試點向重點片區集聚,率先建成典型樣板。同時,每年擇優認定一批和美鄉村重點村,積極探索推進路徑,研究長效機制,總結經驗做法,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以農文旅融合推動發展。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省文化和旅游廳立足雙方資源政策優勢,共同實施和美鄉村文旅融合煥新行動,就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進行深度合作,在片區布局、標準體系、項目建設、資源對接、宣傳推介等方面進行統籌整合,推動鄉村建設與鄉村運營整體謀劃、一體推進,實現資金銜接、資源互補,工作聯動、合力共建。今年6月,雙方聯合開展了“美好鄉村等你來”資源對接推廣交流等系列活動,和美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率先破題,并取得初步成效。
| 文章來源于河北新聞網、河北省農業農村廳